龙虎奇山险,叠峰野径开。云天收眼界,涧水荡胸怀。断雨清明月。长风爽墅台。行人由远近,遣梦踏云来。

青翠伴丹霞,山峰与日斜。仙风吹我面,静水映云纱。故事听来说,诗文写岁华。若能游历去,定会不思家。

际会鹰潭上,龙吟虎啸间。丹山存道教,碧水四围环。

龙虎卧丹峰,仙风鹤绕松。天师观道座,云空响鸣钟。

丹霞风景异,游客慕名来。龙虎晨钟响,山中道观开。

共忆杯中好,寻幽山墅来。行人苔径引,临谷水丹哀。绝顶含残雨,遥空送晚雷。疑闻龙虎啸,梦断晓天开。

无论是身处何处,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天空飘着牛毛细雨,灰濛濛的,显得一片沉寂,云朵中透出的丝丝亮光也没能把大地从一片灰色中解救出来,这雨,已经下了半天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我们的车行驶在雨天里,虽然外面下着雨,坐在车里的我们却很兴奋,因为我们要去龙虎山和猴子亲密接触了,我和表弟在车里兴奋得手舞足蹈。

来到龙虎山的停车场,在围栏边上,我们就已经看见几只小猴子了,它们翻出围栏外,慢慢地向我们靠近,但可惜刚迈出几步便被一位看守的大叔赶回围栏里了,这几只小猴异常可爱,举手投足之间还散发出一股调皮劲,使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向售票处买票。

可能是因为下雨的缘故吧,来龙虎山的人不算多,大概有20多人,大部分是一家三口。不远处,站着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姨,就是我们本次游龙虎山的导游,导游阿姨除了给我们简单介绍了龙虎山外,还叮嘱我们说:“各位游客注意了,在我们游玩龙虎山期间,不能一直握拳,因为,如果我们一直握拳,猴子们就会以为我们手里有东西,会跑来掰开我们的拳头,有时猴子一激动,甚至会一直跟着你,然后扑向你,非常危险,所以各位游客切记,不要老是握着拳头。”

我们进山了,刚开始只是偶尔看见几只猴子,当我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从上面滴下几滴“雨”,正好滴在了我的头上,诶?不对,这雨怎么是暖的呢?我抬头往上看,树上满是猴子,但只有一只猴子正看着我,我便知道肯定是那只猴子干的“好事”,我朝那只猴子怒吼道:“嘿!你个臭猴子!居然敢在我头上撒尿!”不知是被猴子的举动逗乐了,还是怎么的,大家都在一旁哈哈大笑。

走着走着,导游阿姨说:“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了猴子的喂食区,在这里才可以给猴子喂食。”喂食区里的猴子比刚才的更多,树上、平台上、楼梯上到处都是猴子,我抓起一把花生向猴群撒去,一群猴子立刻冲上来抢食,当我们在感叹猴子抢食的疯狂时,一只猴子悄悄地来到爸爸的后面,突然那只猴子一跃,把爸爸手中的花生拍到地上,之后几乎所有的猴子都向那包花生发起了“攻击”,有些猴子甚至为了几颗花生大打出手,直到有几只猴子来“劝架”,它们才肯罢休,在一旁观战的表弟乐呵呵地对我的爸爸说:“舅爷,你厉害哦!引得猴子内讧”。

  我们带着震惊离开了猴子喂食区,来到泸溪湖,“哇!猴子在游泳诶!”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向湖中望去,只见几只猴子抓住湖水上方的树藤荡来荡去,随后,一个接一个地往水里跳,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泳姿。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人人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游玩了半天,大家也累了,于是都乘坐着小船回去了,猴子纷纷向我们游过来,跟在船后面,似乎在为我们送行。这次龙虎山之行,着实令我难忘,因为这是我与猴子的一次亲密接触。赣东要塞鹰潭有一座美丽的龙虎山,碧水丹山间分布着许多道教建筑,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暑假里我有幸来到了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下面就让我做一回小导游,让大家去感受这道教圣地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没有蚊子的村庄——无蚊村

无蚊村,无蚊村,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蚊子的村庄。在龙虎山仙水岩一带有一个一年四季都没有蚊子的神奇村庄。据导游介绍说,当年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对母至孝,每到夏天,为了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便大施法力于此村,所以至今这个村庄里都没有蚊子。而没有蚊子的真正理由至今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丹霞奇观——九龙一虎壁

坐落于无蚊村对面的这块巨大无比、山峦重叠的石壁就是“九虎一龙壁”。相传能在这块石壁上辨出一只虎,说明是个聪明人;能辨出二到三只虎,说明有才有德;能辨出四到五只虎,说明才高德望;能辨出七到九只虎,定是才高八斗,官至一品;如果一气呵成辨出九虎一龙,必定要做真龙天子。据说当年张天师辨出了九虎一龙尾,民间便称他为“鬼王”,而乾隆下江南游龙虎山时,九虎一龙在他眼前活灵活现,可谓生龙活虎。同学们不妨去看看,自己能看见多少呢?

天师炼丹的地方——正一观 正一观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是祖庭天师炼丹的地方。走进大门,两个象征“青龙白虎”的魁梧神仙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门上左边手持长戟的是翊圣保德储庆真君;右边手持宝剑的是天猷仁执灵福真君。再走进去,玉皇殿、药王殿、祖师庙、天师炼丹井都巍然耸立,绿瓦红墙,好不气派!

《水浒传》里的镇妖井——上清宫

龙虎山上清宫里最具有文化色彩、最吸引人的恐怕莫过于伏魔殿里的那口镇妖井了。这里就是小说《水浒传》中当年张天师镇住妖魔的地方,至今那口传说中的镇妖井还在。上清宫就等于说是天师曾经办公的地方,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2600多年前前古越人的传奇智慧——仙水岩

我们顺着竹筏漂流而下,到漂流至仙水岩一带,就能看到龙虎山最负盛名的悬棺了。仙水岩峭拔陡险,崖壁面几乎垂直于水面,上面放着前古越人的崖墓。龙虎山崖墓数以千计,星星点点,星罗棋布,全部镶嵌在这陡峭的崖壁之上。临水崖壁上有数不清的岩洞,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所以这些棺材里所藏之物几个世纪都会是个不解之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了这幅画面,我不禁要想:这么高的崖壁,现在的人都很难把棺材放上去,更何况是2600多年前的古越人呢?为此,龙虎山管理局悬赏30万,只为解开这一个千古之谜。

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历史悠久古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龙虎山,道教的发源地,令人遐想!天公不作美,到龙虎山时,下着小雨,在斜风细雨中,穿上雨衣,坐上竹筏,顺着龙虎山下的泸溪河漂流而下,道也别有一番情趣!

放眼望去,龙虎山,景如其名,果然名不虚传。山间怪石嶙峋,奇峰罗列,绵延数十里,中间一座象山威武耸立,山状似龙盘,如虎踞,好不壮观。遥望山峰,形状各不相同,有的似骆驼,驼峰高耸巍峨,令人望而生畏;再看那猿面锋,多像一张猴子的脸,滑稽可爱;还有象鼻锋,一根长长的象鼻从山顶一直垂向地面,好似滑梯一般。山脚下,溪流悄然漂入,依山缓行,溪水清澈见底,无声地流淌着,好似娴静的少女一般,静静地陪伴在群山旁。恰逢细雨绵绵,山间笼罩着层层薄雾,山头若隐若现,一座座山峰为薄雾所环绕,蒙蒙胧胧,越发增添了它独有的道教的神秘感。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山间树林耸立,郁郁葱葱,沐浴在细雨之中的山峰,无不显得恬静迷人。

  当导游介绍无蚊村时,乍听起来不可思议。这其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张天师是个孝子,十分孝敬自己的母亲。无奈一到夏日,蚊子成群,张母时常为蚊子叮咬,痛苦不已。张天师见了,隧拿起宝扇,驱蚊孝母,日夜不息,也许是蚊子也被这种精神感动了吧,从此之后,村庄到了夏天便再也没有蚊子了。我想,依山傍水的地势使得这里环境清幽,村前碧波荡漾,村内树木葱茏, 蚊子自然不会光顾了。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小村庄,因有道教文化的熏陶,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悬棺”之谜这个千年未解的谜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乘一叶小筏,来到湖中央,正前方一座悬崖峭壁巍峨耸立。细细看去,只见悬崖峭壁间的山洞竟三三两两地摆放着几具棺木。如此陡峭的山壁,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也难于在峭壁上行走自如,更何况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要想爬上如此危险的山崖,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是怎样做到的?谁也说不清楚。如今,龙虎山的百姓用“悬棺表演”来满足人们对“悬棺之谜”的好奇心。

  随着鞭炮声的响起,李家四兄弟陆续登场。由后山的小路登上悬崖顶后,其中一人沿着绳索缓缓下降至洞口,随即熟练地一个筋斗翻入山洞。紧接着,悬崖顶上的人用绳索栓着一具棺木缓缓下降至洞口,山洞里的人作最后的接应,将棺木放入山洞。最后,洞中的人借助安全带重新返回崖顶。一连串的精彩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仅仅是现代人对古代的一种美好猜想。要知道,在古代,没有安全带,没有了安全的依靠,在如此陡峭的山壁上放上几具棺木,其难度和危险性又是多么大!或许,我们不知道“悬棺之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而我们感叹它的巧夺天工!可以肯定的是,“悬棺”汇集了中国先人的勇气和智慧,你看,那峭壁上的具具棺木正闪烁着古人智慧之光!

奇峰,怪石, “无蚊村”的传奇、再加上“悬棺”的谜团,笼罩在细雨绵绵中的龙虎山充满着一股神灵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