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最近在上作文培训班,听说效果还不错。但我告诉他,其实大可不必,还有更省事的笨办法可以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以往语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几个写好作文的笨办法。

第一步,多背几篇优秀作文习作。写文章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模板”,有了“模板”,写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优秀的作文习作就是写好作文的“模板”。由于作文更多的是应试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采用“背”的方式来掌握这些“模板”。背作文切忌全文背诵,如果你要全文背诵的话,效果等于0。原因在于,全文背诵挤占了自我发挥的空间,会永远形成依赖。

因此,背作文只背精华部分,只背我需要用的内容,只背片段,甚至可以只背一句话。当初,我在学写作文的时候,背了一段关于下象棋的优秀习作的精华部分,然后翻来翻去的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记一件难忘的事》我写的是下象棋,其中对弈的高潮部分我就是直接默写的习作。《记一个难忘的人》我还写的是下象棋,只是角度稍微发生了变化,最后落脚点在通过对弈,我从对手身上学到了一些道理。正因为我在背作文的时候只背了精华,才有效避免了被原作故事情节的束缚,从而给了自己充分的发挥空间,也间接的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步,多读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故事书。中小学生最缺乏的就是阅历和经历,而写好作文的核心也就在你有没有丰富的阅历。正所谓缺什么就要补什么,所以一定要读一些内容简单的故事书,将别人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为什么说要内容简单?这是因为复杂的感情中小学生很难理解,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再去讲给别人听,效果一定很差。我记得当年在教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班上大多数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的用意,而这却恰恰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无论我再怎么引导学生去理解,他们都很难有共鸣。后来,我索性不讲了,而是直接布置一篇作文让他们去写。因为我所在的是寄宿制学校,每周三家长们都会来给孩子送饭,改善一下伙食。所以,我布置的作文就是让他们描写一下家长送饭时的细节和临走时的背影。

当学生们有了切身体会后,我再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多数学生能基本理解了作者的用意,甚至有少数感情丰富的学生眼睛里会饱含泪花。

所以,读故事书一定要选择内容和内涵都通俗易懂的来看,这样才能高效的将别人的经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

第三步,在起笔前,多想想别人会怎么写。写作文的是你自己,但作文的阅卷老师面对的却是无数个你,这就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于同一个题目要求,大多数人会写出相近的主题和内容,如果你的文章没有新意,大概率是会泯然众人,很难得到高分。因此,拿到题目后,不要着急想该怎么写。可以先想想别人会怎么写,我该如何避免和别人趋同,从而倒逼自己写出更有创意的东西来。

记得大学时的写作课,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心中的上帝》的命题作文。我看到题目后,首先想的就是其他同学可能会怎么写,不外乎写某个崇拜的人或某种信念之类。那么,我要想比别人写的好,很难!因此,我完全避开了这些内容,将这篇文章写成了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内容大概是:一个老者告诉我山那边住着心中的上帝,找到他就能实现所有的愿望。于是我翻山越岭去寻找,途中遇到了名叫“懦弱”、“沮丧”之类的恶魔,我战胜了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勇敢”、“自信”之类的宝贝。后来,我终于翻过了山,但只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木匣子,匣子里面放着一面旧镜子。我失望的去找老者问他原因,老者让我拿起镜子,告诉我,镜子里面的人就是你心中的上帝。

最后,强调一下,不要为了避免和别人雷同,而刻意的标新立异,甚至剑走偏锋。一定要慎重的出新,毕竟阅卷老师们的文学鉴赏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你的出新要保持在大众审美的平均线上。否则,很可能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