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榜样力量鼓舞着我们,指引着方向。
清朝长达数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有识之士不满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压迫,于是纷纷投入了对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之中去。
1904年的秋天,一群热血青年聚集在一体,密谋推翻清朝的统治,首先从剪除大清支柱的大臣开始。他们组成的秘密社团叫“军国民教育会”,他们奉行“鼓吹,暗杀,起义”的方针。
章士钊、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等都是其中的成员。
他们的刺杀动摇了清朝内部的团结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同时,鲁迅、陈独秀推行的白话文,1918年毛主席的《湘江评论》,孙中山等人领导的革命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最终搬去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
而历史上著名的汉奸汪精卫在举国抗战的时候凭借影响力投降日本人,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卑躬屈膝,坐到了汪伪政府的领导高位。
最终,章士钊、蔡元培等革命家被人们所敬仰,而汪精卫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分不清可为和不可为,想用恶行达成善果,有为也无为。
世界自有逻辑,没有缘木求鱼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水中捞月的收获,只有积跬步以至千里。
选错了方向,每一步都离成功越来越远。
霍姆斯说过:我们占据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的方向。
从选择错方向的那一刻起,人生就已经走向了困窘之地。
很少有人能凭借一次随意地选择走向成功,靠的都是多次试错,坚持努力。
春秋战国,著名思想家孔子看到自己的弟子“宰予”大白天的在睡觉,于是评价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句话后世一直被长辈用来教育学晚辈。
被人们讥笑的弟子“宰予”于鲁悼公九年去世,后世追封齐侯、临淄公、齐国公。嘉靖九年,称为“先贤”,从祀孔庙。被认为“十哲”之中言语类之首,排名犹在子贡之上。
即使后世地位如此之高的“宰予”也落得个“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的评价。
“宰予”口齿伶俐,擅长辞辩。拜在孔子门下以后,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长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坏。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予回答说:“心安。”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
宰予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
孔子不认为他是个仁人君子,但是对于自己的弟子他是了解的也是爱护的。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但宰予身体体质不好,精气神也不足,出现白天睡觉的情况让老师看见了。正因为孔子理解其中缘由,才由此发出感慨。
等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特意带上了这个身体不好的“问题学生”。擅长辞辩,口齿伶俐的“宰予”缺乏的正是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合纵连横的实际体验,不经实战总是纸上谈兵是不行的,经验需要积累。
《孔丛子》记载,宰我被授以重任,来到了楚国王宫。楚王听说孔子落难,要赠予孔子金银财宝。宰我一副病容,却神气自若,道:“这些东西,家师并不需要。”在我出使之后,虽没带回金银财宝,可前脚才回,楚王的使者后脚就到,带着金帛来正式聘请孔子去楚国做官。
因材施教的孔子没有让“宰予”伏案研究经书,却给他指明了发展方向,给了他舞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十哲”之一。
成功是预期设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因平衡而得以坚固,因信念而具有意义。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方向感,指的也是正确的目标定位,即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或独特优势,为自己确立一个有价值的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美)布兰德《一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