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就是一个“人”

提到孔子,人人都知道他是至圣先师,是中华文化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他为什么重要、伟大,大多数人却不甚了了,甚至心中不免犯疑:他真有这么伟大吗?尤其民国初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科学精神(破除迷信、回归事实)的过度引申之下,疑古成为主流,不只迷信,连正信(真实的意义肯定、心灵自信)都被抛弃了。于是尧被还原为土堆,禹被解释为爬虫(只看见图腾迷信的层面,看不见民族文化精神的寄托),孔子也从圣人的位置被拉下来与诸子并列,乃至与凡民并列了。

其实我们说孔子伟大,并不是说他是超人,恰恰相反,他的伟大正在于他是一个人。换言之,他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足以教我们的只在于教我们好好做个人,足以作为我们的榜样、典范的也只是指人的典范。再换言之,孔子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神或非人,我们人人都该做到像他一样才是,因为得那样才算是一个人哪!

所以孔子的学问,乃至从此传下来的所谓儒学,本质上也不过就是“如何才能做成一个人”的学问,即所谓“成人之学”罢了!

如果针对上述的这一点核心要义或精神,我们下文要介绍孔子,也就应该重在说明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人(并且因此足以成为后人的典范),他的哪些言行表现符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或特色。所以,对于孔子的一生经历,如一般传记所着重的,本文只做简要的交代,然后就把重心放回到前述的主题之上。

二、孔子的生平略述

关于孔子的生平,大略言之,他的祖先原是周的宗室,被分封于宋的微子。但后代逐渐衰落,由宗室到公卿到大夫。六世祖孔父嘉(孔子得姓孔正是从此而来)因政争被杀,失去公卿之位,延及曾孙孔防叔(孔子曾祖父)才从宋国出奔到鲁国,后人遂只有大夫或士的身份。孔子父亲叔梁纥,是有名的大力士,因原配无子,续娶颜氏,并祷于尼山,才生下孔子,孔子并因此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前父亲就去世了,在十七岁前,母亲也去世。虽从小好学,也多能鄙事,曾任委吏(会计)、乘田(顾牛羊)之职。十九岁结婚,生一子一女。约三十岁后即退出仕途,改以授徒为业。直到五十岁后才再度出仕,一年内就快速由中都宰、小司空升为大司寇,并助成鲁定公与齐景公的夹谷之会。但其后仍因弱私家、强公室之志不行,而辞职去鲁,率弟子周游列国(主要是宋、卫、陈、蔡)十四年,到六十八岁才回到鲁国,专志裁成弟子,同时订正雅乐,著作《春秋》。到鲁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公元前 551 年—前 479 年)。

三、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创建了“仁传统”

简单交代过孔子的生平之后,我们便要来探讨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人”的典范的问题了。

我们首先要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说起。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春秋开始于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这时周天子威望渐失,诸侯各自为政,社会秩序动乱,所谓“周文疲弊”“礼坏乐崩”。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乱世。

我们知道,自从武王伐纣,分封诸侯,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有名的西周盛世,当时文化的优美,至今仍为人艳称。但这么优美的礼乐文明为什么会崩溃呢?却也留下巨大的疑团,成为春秋诸子苦思求解的主要问题。当时的主要思潮大致有墨家、道家和儒家。一时哲人辈出,思理纷陈,竟使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一方面是标准的乱世,一方面却又被后世誉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便因影响后世数千年的思想元素,都发生奠基于此时之故。

而就在这里,我们肯认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第一项要素,就是孔子以他的睿智,首先点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源,也建立了以这内在根源为本的“仁传统”。

原来周文的成立,有两个元素:其一是外在结构面的礼乐体制,即封建宗法制度;其二是内在动力面的血缘亲情,是靠着兄弟子侄的血气感情,贯注到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度,以支撑这虽分封而仍一统的周王朝与社会秩序。这两个元素也可以简称为“尊尊原则”(尊其所尊,以形成天子、诸侯、大夫的尊卑秩序)与“亲亲原则”(亲其所亲,以凝聚来自血缘的感情动力)。

现在回到优美的周文为什么会崩溃这个疑问上来。请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春秋诸子中,墨家和道家都把焦点放在结构面的礼乐体制上。墨家认为源自周公的“礼结构”太宽松了,无法有效管理社会秩序;所以主张用更客观、严谨、有效的“法结构”来替代(“墨者”的组织严密,的确如此)。道家则是对外在的体制结构抱着彻底怀疑的态度,认为不论是礼结构还是法结构,对爱好自由的人性都是一种束缚与妨害,所以主张抛弃所有人为的制度与知识,彻底回归人性的自然。

墨、道两家虽看似主张两极(一维护制度运作,一维护人性自由),其实却同样把注意焦点放在结构面上。只有孔子看出问题关键不在结构面的制度上,他认为就制度而言,周文是宽紧得宜,符合人性的。(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问题其实是出在动力面上。乃因周文的制度结构是经过周公创造性设计的,具有人文自觉的稳定性。但周文的动力面却只诉诸亲情的自然血气,那却是有限而无恒的,所以才会日久而弱,地远而疏;诸侯所以会渐渐不敬天子,原因正在于此。所以, 孔子认为要救周文之弊,重点不在检讨周文的结构面,而是要开发出可大可久的真实动力来替代血缘亲情,那就是经由心灵的自觉、修养而涌现的道德感情。这正是如《易经·乾卦》所说的自强不息、刚健日新的乾德。孔子因此以他一生的内省与实践,实证人人都具有这种内在的动力泉源。这动力泉源孔子便称之为“仁”,“仁”也可以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本质。肯定仁才是对人性的最本质肯定,孔子也因此开发出以仁为核心的人格教育(仁教),创建了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仁传统),他自己更是因此成为以仁为核心的“人之典范”。

原来,所谓中华文化传统,应包含外在的文统(礼传统)与内在的心传(仁传统)两面,合心传与文统,才是完整的传统。礼传统是由周公创制,孔子自觉地予以继承,所以并称“周、孔”;仁传统则由孔子发明,孟子自觉地予以继承,所以并称“孔、孟”。而二者之中,更以仁传统为本(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的回答其实就是仁 1),所以孔子在中华文化传统上的地位,比周公更重要。可以说是由于孔子,中华文化才形成以动力为本,以身心修持、以人格养成为要的文化性格。延伸到中华民族其后两千五百年的命运,不管是好是坏,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和孔子脱离不了关系。由此说来,孔子还不够伟大吗?

推荐阅读

《经典·孔子·论语》是“人与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以重新发现《论语》中最原本、最重要的精神为主要宗旨。

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的介绍。由于史料中关于孔子的信息简短,作者便通过《论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其他史料中侧面反应孔子的信息,构建出孔子的思想和性情。第二章是《论语》阅读的入门引导,作者从《论语》的政治态度、思想原则和进入《论语》的方法次序上,让读者对它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三章开始到第十章,是对《论语》中核心概念的细致解读,如仁、义、孝、友、礼等,深入体味孔子的心性修养之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视的“成人之学”,这几章内容合并起来为本书结构的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