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闲之余,我和一位南方朋友聊天,无意中说到驴打滚,朋友一脸惊讶,连忙问我:“驴打滚是什么?”我解释说:“驴打滚缘于承德,是河北著名特产小吃之一,因为其口感软糯香甜,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
是啊,直到现在我对家乡驴打滚的味道仍记忆犹新,长大后,也去过不同地方,吃过各地的驴打滚,但都没有承德驴打滚来的好吃。

“驴打滚”名字的由来
简单的一道小吃,为何会跟“驴”挂钩?因为“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这个名字的得来是不是很形象呢?

说到承德特产驴打滚啊,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传说。相传慈禧太后吃腻了山珍海味,就让御膳房想办法做一些新鲜吃食,御膳房的大厨思前想后就用江米包着红豆沙做了一道甜点。一个叫驴儿的太监经过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江米做的甜点碰到了黄豆面盆里,上面裹了一层黄豆面,再做来不及了,御厨无奈只能端上去,心想,这回可要掉脑袋了,没想到慈禧一吃味道还挺好的,便叫来了御厨,问他叫什么,御厨想到了驴儿把这道甜食打翻在黄豆面里,于是灵机一动回道:"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工艺特点
在外人看来,承德特产驴打滚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处处都有讲究。“驴打滚”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做之前,先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得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层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卷起来,再用刀切成100克左右的小段,最后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儿卷的均匀紧实,层次分明。承德驴打滚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着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承德地区盛产黍米,也就是黄米,所以承德的驴打滚是最好吃的了。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了金黄色的豆面,老远就能闻到浓郁的豆香味,咬上一口,软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豆沙甜度刚刚好,简直是豆沙爱好者的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驴打滚还曾走出国门被新加坡总理亲自夸赞过。那是1999年春节,新加坡正在举办北京民俗展,十几个品种的小吃中就有驴打滚,新加披总理亲自尝过驴打滚后,立马竖起了大拇指。
制作方法
驴打滚的做法有很多种,但以下这种方法是最正宗最简单的。
准备食材:黄豆 100克;糯米粉 150克;水 170毫升;豆沙馅 100克
做法:
1、砂锅中放入黄豆翻炒,锅热后中火改小火,炒至黄豆颜色变深略带褐色、表皮裂口时关火,放凉。将零落的皮和炒糊的豆子挑掉,用干磨机将炒熟的黄豆打成粉末,过筛备用。
2、在糯米粉中倒入适量的清水,边倒水边搅拌成浓稠顺滑无结块儿的面糊。

3、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一块湿的屉布,把面糊倒在屉布上,盖上盖儿,水开后大火蒸10到12分钟。
4、将筛好的黄豆粉均匀地撒一层在台面上,放上蒸好的糯米团摊好,在面团上撒一层黄豆粉,擀成薄厚均匀的片状,将面片翻过来,把豆沙馅均匀的涂在面片上,从一端往里卷,收边处要捏紧。
5、用手将糯米卷揉搓成粗细均匀的条状,用刀切成3厘米宽的小段即可。

小时候,总要趁着驴打滚刚出炉的时候买上一块,拿在手里热乎乎的,吃上一口,更是满嘴的幸福感。如今的驴打滚,虽然味道依旧,但总感觉和以前有些不同,如果一定要说出差在哪里,我想那可能是自己的心境吧。

至今,我仍对家乡的驴打滚念念不忘,不单是因为它的味道,更是因为它有家乡的味道,吃上一口,足以让人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