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四年级上册单元习作的第16集,具体内容是最后一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这篇写完,所有习作到目前为止就全部更新过两次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浏览,给孩子们写的时候做个参考。

先看一篇例文。因为实际文字比小学生作文的字数要多一些,主要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和感受一下怎么能增加内容,写得多起来。加粗部分是简略版,大致就符合本年级作文要求了。

原创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在很多户外活动中,我最喜欢爬山。不过,不要爬那种大家闺秀似的山,这种山风景很美,修着台阶和护栏,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美倒是美,只是爬得太平淡了;也不要爬小家碧玉式的,有着羊肠小道,尽管蜿蜒曲折,只要循路前行,总能顺理成章。我喜欢爬的山是野山,荆棘丛生,杂草荒芜,乱石穿空,只能自己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爬,才最刺激,最有趣。可有时候就爬出了危险,进退两难,任凭心儿像风中残烛,喘息似的怦怦狂跳不已。


那是冬日的一天,太阳红艳艳的,仿佛在喊着:“出来吧,多暖和的天气。”这时我已做完了作业,就像只小猪一样,咕噜着要爸爸带我去爬山。爸爸答应了,我们就更换装备。什么装备呢?哈哈,很有趣,是已经退休下来不再穿的旧衣服,是已经年龄大了有点破损的烂鞋子,假如穿着光鲜去爬山,妈妈的脸能怒得乌云密布,足够下起一场大暴雨,也能吼得响彻南天门,因此,我俩只能穿得像个破落户一样出门了。

家离山并不远,几公里。山里有路,夏天的时候,有些山坡会种一些庄稼,现在是寒冬,没有人迹,只有呜呜撒野的北风,和风中战战兢兢的枯草,有时会遇见一只野兔,蹲在那儿,三瓣嘴抽搐着,不知在弄些什么名堂。山头有很多,此起彼伏,如果不能耕作,是没人理它们的,大概千百年也没人理,只有野兔会光顾吧。我看到有一座山上,中间突兀出一块巨石,像搭了一个窝棚,我想到那窝棚里瞅瞅,就说:“爬这里吧,那石头真是个大块头,我要把名字写在它上面。”

爸爸观察一下周围环境,认可了,我们寻找一些可下脚的地方开始了征程。还好是冬天,那些叫不上名儿的野藤野蔓都干枯了,虽然荆棘还在,但是也留出一些空白,我们就捡这样裸露多的地方走。但这种地方,实际上多是风化的小石子,脚踩上面簌簌打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趴下,如果把脸触上那些荆棘,肯定是划几道血口子。

我们只能随便拽着些枝枝草草借力向上爬。有时只是一根很细的草茎,我既得借一点力,又不敢太用劲,生怕突然把它扯断,自己一下会失去平衡,说不定就滚下去了。真的是,不到那种情况,是不会体会出什么叫恰到好处的力度。那微弱的一点力,也许就可以让你摆脱目前的困境,但稍稍再多奢求一点,也许就过头了,会让你不进则退,功亏一篑,甚至损失惨痛。也许这就是爬山所增长了的阅历吧。


总算是艰难地爬到了巨石旁,可是再往上爬就太难了。由于巨石占据了很大一块山坡,所以把周围的植被都挤到了旁边生长,它们密密匝匝拥挤着,又高又厚,像一道不可逾越的荆棘墙。在我们不可能站立的地方,要跨过这道墙去,只能爬着荆棘过去。我望而止步了。再回着看看,山坡直立立的,是那样陡峭,上来的时候,脸贴着山体,感觉还比较安全,如果要回身下去,脸向外几乎面对着的是悬崖……我这回是真怕了,不知如何才好。

爸爸也患愁了。现在不是玩游戏,一失足真有生命危险。最后,爸爸决定迎难而上,尽管可能划伤,但比起坠下去还是更安全一些。他在前面开路,大石头太大了,没有借力的地方,而荆棘又太厚,我们只能在石头和荆棘的夹缝里勉强寻一点落脚之地。爸爸找来一根棍子,等他找好一点相对安全的地方,就把棍子伸过来拉着我。我一手拉着棍子,一手随便乱扯着什么。

如果是刚才,爸爸在我的下方,可以随时护着我,现在,我只能靠我的力量,我必须抓紧,我的安全就攥在自己的手里,如果掉下来……我不敢想。心急速而剧烈地跳动着,我能清晰地听到的它在胸膛里颤动的脉搏;我的手心渗出了冷汗,脸上的皮肤都绷紧了,自己感觉脸色一定是煞白的;连呼吸都似乎暂停了,闭气凝息,全神贯注,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终于我们翻过了这块巨石,登临了山顶,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回望脚下,我都不敢相信,石头悬空挑着,下面就像断崖,我们是如何上来的,也许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窘境所产生的勇气吧。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跨越巨石时的怦怦心跳。

作文写完了,写的过程中,我自己都有点紧张了,因为写作文就要让内心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这样你才能把所见所闻所感更真实地表达出来。

这篇作文写得太长了,有时候真是收不住,不过也是想告诉同学们,我们写作文,有好多的东西可以揉进去写,还不是像许多同学说得,没思路,没内容写。

因此同学们自己感悟一下,然后开始自己的作文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