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扰人的作业
一提起作业,我就头疼。要是遇到留作业少的老师,那真是太幸运了,但我们老师偏偏是一个喜欢留作业的主。
快放学了,各科老师们纷纷来到教室里留作业。语文老师说:“同学们,咱们今天的作业不多,就留一张卷子、一篇作文和一些抄写吧!” 数学老师说:“同学们,今天的作业不多,就留两张卷子。”
你们一定猜到英语老师的开场白了吧,没错:“同学们,今天的作业不多,就留一张卷子,一到六单元写三遍。”“啊——”幸亏,科学作业只留了背诵的作业,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不多”。
“铃——”放学铃响了,我怀着悲伤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里。唉!今天又是一个不眠夜。我回到卧室,心想:先写什么呢?是先写卷子,还是抄写?算了,卷子太烧脑,先写抄写吧!我拿出本子,抄着语文抄写。写了一会儿,感觉太累了,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把字写小点儿。我按着这样的方法把语文抄写写完了,可是这种方法虽然写的比平常快,但还是很累。我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突然灵光一动,有了!我可以用两支笔写,我可真是一个小机灵鬼。于是,我又按着这种方法把英语抄写写完了。
我看了看手表,七点整,不错!比平常快了半小时。接着,我又得完成我那四张卷子。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距离写完作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终于九点的时候,我的作业写完了,我的心立刻放松了。正当我兴高采烈收拾书包,歌唱作业写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还有一项作业没完成。
没错,还有作文呢!我立刻拿出作文本飞快写着作文,我也顾不上什么美观了,晚上九点三十的时候,我的作业终于大功告成了。再看看我写的字,简直没眼看。
“快睡觉,这么晚了还不睡,明天还起得来吗?”妈妈怒气冲冲地向我吼道。
躺在床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心里愤怒的喊道:啊!到底是谁这么闲,发明了这扰人的作业?
我的小书房
四年级三班 李尚臻
有些同学的乐园是学校的篮球场,有些同学的乐园是家乡的小竹林,而我的乐园则是家里的小书房。
它的墙壁雪白雪白的,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棕色的大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另一面墙上挂着许多画:郁郁葱葱的树林,绚丽多彩的云霞,五彩缤纷的花儿……蓝色的书桌上有一个音乐盒,打开开关,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便跳了出来,组成了动听的旋律,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每到周末,我总爱坐在椅子上,读着那些书籍。大师们的名著,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总能让我沉浸其中,手不释卷。奇妙的科学知识、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知识,获得灵感。中国地图让我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长城,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小书房里,我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鱼儿,在广阔无垠的书籍海洋中畅游,深深地陶醉其中。
每天晚上,当我拖着疲劳的身体回到家,总会坐在琴凳上,打开钢琴盖和琴书,缓缓弹奏着。不一会儿,我便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曲调慷慨激昂,我便想到了出征的战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曲调优雅徐缓,我想到一片片桃花林,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几曲过后,我全身舒适,心情舒畅,疲劳就像南飞的鸟儿,消失得无影无踪,内心就像被一滴滴清水洗过,十分宁静。
弹完钢琴,我总会在小书房里的玩具角找一些玩具玩。有时我会陪着泰迪熊聊天,有时我会搭一搭拼装积木,而更多的时候我会搭一个有趣的电路板实验。
这就是我的乐园,一个带给我温馨、快乐、宁静的小书房!
指导老师:王迎春
就读学校:舒城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助学·筑梦·铸人—— 爱满人间 筑梦飞翔
五年级三班 李心妍
沐浴着阳光雨露,我们飞向梦想的云端。
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捧着崭新的教科书,在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下我们不用交学杂费,不用交书费,只用带着我们求知的小脑袋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然而,在几年前云南大山深处还是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孩子没有书读,有的是因为家庭贫困,自然条件艰苦无法正常去上学;有的则是父母愚昧固执,家里缺少劳动力,认为小女孩就不用去读书,在家干农活过几年长大些就可以嫁人了;有的小女孩一边干农活,一边要带弟弟妹妹们......我的舅舅就是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一名老师,这样的情况在他们那里比比皆是,其实根源就在于贫困。舅舅刚到希望小学的时候,整个小学六个年级来上学的孩子特别少,一个班也就几个人。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了解到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了让他们能够在该学习的年纪得到正规的教育,舅舅和希望小学的老师们划分片区,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翻越山岭,趟过小溪,定时定期一家一户的讲解教育,做工作。经过一年两年不间断的努力,山里的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国家的助学政策,慢慢打开心扉接受了不辞辛劳的老师们,才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国家和政府建好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温馨的校舍,不仅免除学生的学杂费、书费和住宿费,而且对家庭贫困和少数民族的孩子每天都有额外的生活补助,一日三餐营养搭配,让孩子们学好吃好,快乐生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山里的孩子们也一样。现在贫困山区小学的入学率都在提升,孩子们从“读得起书”到“快乐成长”。是国家的助学政策,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让他们走出大山,打破贫困的枷锁,让他们能够勇敢自信,筑梦飞翔。
爱与关怀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种力量,铸造出自立自强。昆明盲哑学校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国家和政府、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爱心都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他们。我在云南省博物馆做小小志愿讲解员的培训老师刘老师,他就曾多年不间断的帮扶着三位盲学生,为他们捐钱捐物、送医送药、辅导功课、做心理疏导,还带他们走入社会,实践各项生活技能。刘老师认为,爱心助学不仅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对于盲学生来说更在于生活技能和坚定意志的养成。后来,其中的两位盲学生也用超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南中医大学,现在他们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过好了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在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追梦不止,感恩不忘。我和妈妈从2018年至今,坚持每个月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捐款,为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献爱心。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我要努力学习,实现梦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贡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