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校人多,班级大,有的学校人少,班级小,也各有各的亮点。 

别认为河南省方城县是个小地方,它在秦朝出了个陈胜,汉代出了个张骞,今天有一个小女孩写了一篇“我的学校”,出类拔萃,感天动地。

方城县设在伏牛山的山麓,境内有三分之一是山区,三分之一是丘陵,山区的居民收入低,交税少,县政府的经费不充裕,山村的小学也就难免简陋,教室漏雨也不能修。报纸报道,一个山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簿上描述了如下的情景:“下雨天,踩着泥泞上学,进了教室,房顶正在下雨,地上有水流过。校长,老师,带着学生排水,打着雨伞上课,五颜六色的雨伞下,教室里升起一道彩虹,我们是彩虹下的花朵。”……

文章传到外面去,县政府的官员马上跑到山村里来,以后是结局圆满,按下不表。今天谈作文,谈“我的学校”,想起这条新闻,想起学校也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教室漏雨,文章就好做了。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台湾,有个机会下乡看看,看见山村小学的教室也漏雨,很多教室门口挂了个牌子,上头写着:“危险”!墙外面用一排木柱撑着,怕它倒下来。有一所小学本来离山还有一段距离,可是山洪暴发,学校随泥沙而去,只留下一间教室,山上冲下来的大小石头又冲进教室,堆得比人还高,教室也不倒坍,好像故意留下作文的好题材,可惜那里没有方城县的那个女孩。

我见过“世界上最大的小学”,1960年代,台北的老松小学,158个班,学生11080人。后来秀朗小学打破纪录,全校有11319个学生,学校排名挤到老松小学前面,反映了台湾人口膨胀的压力。只见“未来的主人翁”漫山遍野汹涌而至,不知山摇了没有,地确实动了,那一刹那,我很为他们的前途担忧。后来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后来又流行一种传染病叫“杀尔死”(SARS),再后来全球出现新冠状病毒,我都暗想他们在哪里。我看见森严的军营,浪漫的嘉年华会,大学生的毕业典礼,我都想知道里面哪一个是“他”。

你问“我的学校”怎么写,我问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有些小学坐落在大城市里,土地很值钱,小朋友能在里面占个位子,好像身价很高。这样的小学多半历史悠久,当初建校的时候,这地方还是郊区,后来都市扩充,也成了闹市。学校的房子重新建造,三层五层不稀奇,姿势挺拔,颜色鲜亮,俨然一个英俊的军官。新铺的水泥地一尘不染,画上这样那样的白线红线,插上这样那样的牌子,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认识这些线条和牌示。大门外,即使马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汽车也得慢慢走。这样的学校占地利,校长容易请到好教师,学生容易接触新潮流。

也许你的学校不同,中国山多,三山六水一分田,你的学校在山里,四面青山环抱,头上白云覆盖,好像上天特别宠爱。坐在教室里,可以听见流泉潺潺,站在校门口,可以看见麋鹿饮水。重要的课程都排在中午下午,有些学生住在山那边,早晨的课他们赶不上。上自然课,出门一步就是标本,回教室跟进来一只鸟,全班同学大叫,老师停止讲课,看千手捕蝶。这样的读书环境教人专心,固然没有图书馆,幸而也没有网咖,固然没有牛奶,也没有珍珠奶茶,没有救世军,也没有小混混,没有世界名画展览,也没有肮脏的插图。

小学分初小髙小,有人初年级读一个学校,高年级读另外一个学校,然后去读初中,初中读完了换高中,不断跳高栏,前后过四关。这样的学生认识的人多,见到的场面多,学会了适应新环境,“看两份报纸的人跟看一份报纸的人不同”,你好比看四份报,比别人机灵。有人读的是附属小学,初小、髙小、初中、髙中一条龙,一路升上去,不用换学校,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久,情感深,你不是看报,你好比读书,一本名著读了又读,深刻研究。每一种学校都有长处,有特色,也叫“亮点”,写“我的学校”要把亮点“亮”给人看。

有的学校人多,班级大,有的学校人少,班级小,也各有各的亮点。班级大,人才多,将来到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校友。班级小,同学们彼此很亲切,老师对学生能个别照顾,批改作业也详细。听说河南淇县太行山里有一座小学,只有一个学生,一个老师,号称世界最小的小学。我很想告诉那一师一生,你们两个同样重要,无论哪一个缺席,全校都得停课。只有一个学生,这个学校何必办?因为国民有受基本教育的权利,政府有责任做到,那是山区,人烟稀少,方圆之内只有一个孩子,也不能少了他的一份。想想看,教育多么重要!“受教育”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