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020年12月18日,腾讯网报道,一名外国教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感慨地说,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过于相信“课本知识”;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 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这番话非常扎心,但又让人觉得句句在理。

(2)2020年12月22日,在由搜狐教育主办的“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上,我们看到了多条名人的学习之道,如:

“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人的脑袋里面慢慢建构出来的。因此,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我们往往以为理解与实践是先后的关系,先要理解才能实践,先学了才能用,但其实两者是一起发生的。”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课本中荀子、韩愈等人有关学习之道的论述,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题目出得非常好,尤其适合高一的学生写作。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到底应该如何学习成了摆在他们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不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与初中相比没有真正的改变和提升,结果学习动力越来越弱,成绩越来越差,高开低走,最终与理想的大学无缘。从这点来说,出题者可谓用心良苦。他要让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学习?

我更希望大家在写作的同时,也真正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来说一下这篇作文应该如何审题立意。

先看材料一,材料一中的外国教授指出了中国留学生三个不足:1、过于相信“课本知识”;2、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3、 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第一点和第三点大致可以合到一块,就是迷信书本知识或者权威,缺少批判和创新思维。

材料二说了名人的学习之道,提到了两点:一个是要主动学习,一个是理解与实践同时进行。

比较两个材料中的观点,我们可以明白真正的学习应该首先要主动学习,只有真正主动学习了,你才可能不迷信书本知识,敢于发问,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创新,勇于批判,并且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立意(题目):

1、主动学习,善于质疑

2、吾生而有翼,拒做匍匐之虫蚁

3、主动学习,突破自我

4、拏云少年,怎能盲从课本?

5、追风赶月主动学,平芜尽处是春山

6、主动学习的艰苦终究会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些立意可以拿来直接作为题目,题目是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拟定的时候一定要用心,最好采用对偶式的题目,可以化用古诗词,另外题目一定要彰显自己的观点。


但是咱们同学在拟定题目的时候往往过于随意,导致出现题目过于平庸或者让人一看就跑题了。比如《踮起脚尖看问题》,踮起脚尖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同学直接用《学习之道》作为题目,这个题目内容过于宽泛,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一篇文章怎么能够说得清楚呢?《如何高质量学习》偏离材料,《实践出真知》立意不准,《有所作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学习为了生活》《让学不止于学》让人不知所云······

题目拟定好了,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怎么写的问题。

第一段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用三两句话概述材料,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是看了材料得出的观点,千万不要另起炉灶。

第二,在第一段的结尾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尽可能追求文采,达到先声夺人之效。

我用《吾生而有翼,拒做匍匐之虫蚁》为题目尝试写一下第一段:

过于相信“课本知识”;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 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外国教授的话句句扎心,在我们眼中出类拔萃的留学生竟然被外国教授这样评价,但是扪心自问,人家说的话又句句在理。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价机制似乎把学生引入了误区,导致很多学生盲从课本和权威,缺少主动学习、敢于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吾辈生而有垂天之翼,怎能做匍匐没有思想之虫蚁?何为垂天之翼?窃以为乃是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之精神!

201个字,似乎稍微多了一点,抄在作文格子里不知道什么情况,如果内容过多,造成大头娃娃的外观自然影响作文颜值,那就可以把第一句话删掉。

下面的段落我也说说我的建议:

第二段段首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是拒绝盲从迷信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任何书本上的东西,哪怕皆为真理,那也只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未必就能成为今天和未来的圭臬。

简述事例(课本上的袁隆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果论证或反面对比论证+照应段首句。

第三段段首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是不断反思优化自己学习之道的智慧。

这段应该不难写了吧,就是说说如何才能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比如可以谈谈善于思考(无尝终日而思矣),积极发问(可以引用师说里面的话),敢于表达、合作交流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的外在表现。


第四段段首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是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并用新知继续指导实践的追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段论证理解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参考段落: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与基础,在多元变化的时代中不惧风雨的关键,就在于肯下苦功夫实干,用行动不断验证理论,得出符合实际的真知。曾记得神农踏遍万里山河,尝过百种植物,整理成经流传后世,造福百姓;大禹摸透黄河洪灾规律,亲自到人民中实践,得出“宜疏不宜堵”的正确理论。而现在,以程相文为代表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靠田野实践收获创新思路;新冠疫苗研发人员反复实验,检验疫苗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由此观之,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以实干的热情投身祖国建设事业,才能在祖国发展蓝图上留下精彩一笔。

第五段可以反面论证,分析论证当下高中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内容不宜过多了,因为到这里已经差不多八百字了。注意尽管作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体悟,但是也不要出现用“我”字开头的句子,因为你写得是议论文,出现了我怎么样之类的句子就成了记叙,直接说作为当代高中生,我们如何如何就可以了。

第六段结尾,发出提醒和倡议,收束全文,呼应题目。

“赤日煌煌,其芒未央。”站在历史的坐标点上,吾辈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节点,吾辈青年应当全力舞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之垂天之翼,积淀真知灼识,打磨实干本领,担当时代大任,充分施展才干,共逐中华梦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