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诗是想象时空极大的文体,学生在诵读中往往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唤起鲜明的内心世界,运用生活的经验去感受和拓展诗歌中的旨趣,从中学得作诗之道。基于此,文章探索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新诗审美教学策略即在新诗诵读中感知美,在新诗鉴赏中探寻美,在新诗写作中创造美,通过这三个步骤的训练,希望能培养学生新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诗 审美能力
新式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从教材的选编中已经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它的重要地位,很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中学教师开始关注新诗教学的方法研究。大家都在强调新诗教学要注重朗读、注重审美的体验,不能一味地以思想性的学习代替人文性的学习[1]。笔者在借鉴了很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新诗教学中归纳了一套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新诗审美三步教学模式”。
一、在新诗诵读中感知美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语感、语调、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我们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
(一)教师为学生的诵读创设美的情境
情景创设可以是实物展示、可以是图画再现、可以是音乐渲染、可以是表演体会,也可以是语言描绘。以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但是,情景创设应该根据不同的诗歌来设计。例如:在学生阅读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配上一曲《故乡》,学生的诵读也会随着歌曲所营造的情景而逐渐深入,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教学《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引导学生回忆夏夜仰视天空看到的夜空美景,学生展开联想,也可作为学生诵读时创设情景的一种方法。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应从诗歌本身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只有这样,情景创设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产生美读的热情。同时,这里要求教师拥有对现代化语文教学媒体和传统语文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师为学生的诵读建造个性化平台
笔者认为,教学示范朗读是有必要的,但绝不等于程式化的朗读,教师的示范朗读其目的是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不是让众多的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语速、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如果那样的化,就违背了个性化理解的原则。目前的朗读教学的弊端是,教师用心中统一,完美的标准要求学生,只注重整齐划一的朗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听别人的朗读,内心产生的感受各不相同,或赞许,或提出异议。就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朗读也就会有区别。就同一个人,同一个内容,随着理解的深入,感受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朗读来表达。这正是学生对课文不同理解的结果,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命令学生去怎么读,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在评中读,如:“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觉得她读得最好的是哪部分?你认为应该怎样读?”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还应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如:我们在学习《秋天》(七年级上册)的时候,对于这首现代诗歌,学生对朗诵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朗读处理截然不同。女生的朗读倾向柔美,表现的是秋天温暖愉快的感受;而男生的朗读则刚毅许多,表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这两者显然没有对错之分,而正是利用了各自的优点表现出了同一事物不同的方面。这样的阅读体验向学生传递了一个理念:诵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有属于自我的独特感受。
二、在新诗鉴赏中探寻美
诵读作为新诗学习的敲门砖,是引导学生接触新诗的基本要求,通过反复地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新诗的音乐美。但是,要进一步地读懂诗歌,领悟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则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2],在对新诗进行鉴赏中探寻深层次的美。
(一)挖掘意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结构单位。所以鉴赏一首诗,在诵读的基础上,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在诗中找出意象。有些诗意象单一,全诗只有一两个中心意象,辨识起来比较容易。如舒婷的《致橡树》的中心意象就是“橡树”和“木棉”,连带着一组意象群: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清凉的泉源,增加高度和衬托威仪的险峰,有些诗由多个或多组意象组成,对学生来说,准确的辨识意象就不太容易了。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康和的柔波,斑斓的星辉等等。 新诗意象常见的构成方式有:比喻、象征、通感、反讽等。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里“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构成的意象,四个意象分别比喻四个阶段的乡愁,新颖独特。闻一多的《死水》则用反讽的方式构成意象,用“翡翠”“桃花”“云霞”“绿酒”“珍珠”等华美的意象来描写死水一片绝望的气息,以美丽的词藻来表现丑恶,丑恶写的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反讽意味极强,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了解了诗歌意象和诗歌意象的组成方式以后,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时候,就要着力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悟出诗歌中出现的主要的意象,与诗人的心灵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二)品味语言美
从语言这一层面上看,古代诗歌与新诗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我们的新诗创作的诗人都是读着经典古诗成长的,因此,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必然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熏陶。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对古诗而言,新诗用白话,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易把握[3]。新诗语言不仅有概念的明确性,即按词典意义来使用它,更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或附属于词的感情色彩,即要有外延又要有内涵,文学语言的这种“张力”,使作品的意义变得极其丰富和复杂,因此只有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和词语的分析才能领会。在新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陌生化的观点,给学生讲讲诗歌语言和一般文章或日常语言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新诗语言的特殊用法,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超出一般的生动想象准确之类泛泛的认识,把细读贯彻在作品字、词、句的教学中,通过字词所表达的意义和它的词典意义的差别,让学生体味新诗语言的表现力或张力,使之尽可能掌握新诗语言的奥妙所在。
三、在新诗写作中创造美
写诗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学会运用优美的文辞,这会使学生更赋予理想,语言表达也更优雅。写诗不只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在新诗教学的过程中,将新诗创作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要培养诗话的语感,熔铸精美的语言,仅靠读、背是不够的。更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研究品味诗歌的语言,进行一定的诗歌写作的尝试,使学生在诗歌研究与写作尝试中锻炼自己的语言,培养诗话的语言能力。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的《雨说》一课的过程中,我就对学生进行了诗歌创作尝试的要求。临到上课的时候,突然天气大变,顷刻间,就大雨倾盆。在学生交头接耳地讨论这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时,我随即做了一个决定,这堂课改上前面的一篇现代诗歌《雨说》。虽然同学们事前没有准备,对课文完全陌生,但是,在这样贴近环境的氛围中来朗诵,理解诗歌,他们感到很有兴趣。通过一定的朗读,学生自己已经完全能领会这首诗歌的内容。这时,我要求学生仿照《雨说》的前三节,来自己创作一首小小的诗歌。我规定了题目是《七月的雨》,句数不少于十二句,尽量将自己在这场大雨到来时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其他的就没做过多的要求。在这次临时改上的诗歌仿写课的整个过程中,我所做的几乎非常有限,从诗歌的朗读,到体会,到分析,到着手写,几乎都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甚至包括最后的点评也是同学之间互相进行的,而我所做的更多的只是一个听众,我所得到的最多的感受就是感动,我被学生平时没有表现出来的才华所折服。他们通过思考整合所写出来的句子,不仅有着一定的诗歌语言的美感,而且有的富有孩子的童真。
(二)提升人文涵养
从人文涵养的教育方面来说,诗歌教学应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尤其是诗歌在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认识方面的优势。仅仅是读一读,背一背别人写的诗歌,自然可以让学生获得某些认识,但那并不是学生自己的认识,当前真正缺少的是让他们表现的一方小小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尽情驰骋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由的想象,自由的发表对生活的认识,自由的进行交流和评价。他们的认识可能幼稚,可能偏颇,可能错误,但能得到同学,老师的帮助,指导和认可才是最大的收获。这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才是培养学生进行诗歌学习的最终目的。仍以前面所提到的《七月的雨》那堂诗歌创作课来说,有同学把“雨”比作是“人间的喜剧”,这是一种理解,是我们一般认可的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这样独到的见解的,确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是有待商榷的。但是,学生在这样一堂诗歌创作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他们言词中所体现的青少年对人生独有的理解还是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新诗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诗人锤字练句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寻求用一个有限的、精确的字去表达比一个字更广、更远、更深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得到增强。学生在新诗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文字的驾驭能力,同时对于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都有了切身的体会,这绝对要比仅仅反复诵读他人的诗歌,评点别人的诗作更让他们接触到诗歌美的内涵。所以,只有在诗歌写作中创造美的同时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美。
总之,我们的初中生,正处于十二三岁,最具诗意的年龄,从小浸润新诗,去触动诗思的人生哲理,去沐浴诗情的阳光,就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情感力。多接触新诗,不仅能注重初中生激情想象力的自由驰骋,注意饱含诗意生活的真切感悟,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诗思,使他们的创作潜能得以激活、勃发,永远对世界、对人生保持一种新鲜活泼而美好的感情体验,这才是审美教育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