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 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 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 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 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
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认识萌鸡小队吗,看,鸡宝宝们在干什么呢?
(课件演示玩跷跷板)
生: (兴奋地说)跷跷板!
师:这个游戏里也含有数学问题。瞧!鸡妈妈也来
玩了,他们为什么不玩了?
生1:一边的太重,另一边的太轻。
生2:两边的体重不一样,不能正常玩。
师:如果让你玩,你想怎么玩?为什么?
生:我会找一个和我体重一样的同学玩,这样跷跷
板就会平衡,玩起来比较轻松。
师:这位同学用了“平衡”一词,说明跷跷板两边
的同学体重是一样重,或者说两边的同学体重是相等的。
(板书:平衡、相等)
师: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
体质量的天平。(出示实物天平)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
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诱导”出了“平衡”,为“等式”
概念的引入做好铺垫。
( 二 ) 探 究 新 知 :
1.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
师:看!这就是一 台天平。科学课上见过吧。谁来说一
说天平的使用方法呢?
生: 一盘内放物品,另一盘放砝码;当天平的指针指在
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放砝码时要用镊子……
师:你的介绍很详细。这架天平太小,后面同学可能看
不清楚,我们通过大屏幕看看怎样正确使用天平!
(课件演示用天平称杯子的质量,老师叙述:在天平的 左盘内放所称的杯子,右盘内放砝码,不断调整砝码,使天
平平衡。)
师: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表示天平平衡了,也就是天
平的左边=右边,说明了什么?。

练习:
① x+300=400
② 20+30=50
③ 20+m=100
④ x+230=500
⑤ 50×2=100
⑥ 50+2a>180
⑦ 3b=180
⑧ 100+y=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
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
小组探究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谁能把
这些等式再分成两类吗?根据什么标准分?
(板书:含有未知数)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谁能举 一些方程的例子?这些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谁来说说什么是
方程?
(三)巩固练习

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等 式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为什么?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 √ ”
①20+30=50
②20+x=100*
③50×2=100
⑥ 3x=180
⑧100+y=3×50
④50+2b>180
⑤ 80<2y
⑦100+20<100+50
(1)未知数不一定用X 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比较辨析
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
关系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找出下面式子中的等式和方程。
100+20)
100+50
20+30=50
50+2x)
100
35-x=45
35+65=10
50+y=100 0.49÷x=7
100+2x>50×3
80<2x
100-
20=80
5x+32=47
9b-3=6o
(四)拓展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用方程还可以
表示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1)马老师暑假带爸爸、妈妈与女儿,四个人一 同去青 云山浏览,买了四张门票共花了100元钱,你能用方程来表
示购买门票的有关数量关系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