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丈寻常
墨丈寻常:古代长度单位,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
《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数学视角读成语: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寸、尺、寻、墨、丈、仞、常”,多数是以人体为标准作为长度单位的。“寸”是最短的长度单位,“布指知寸”,一根手指的宽度就是一寸;“布手知尺”,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为一尺;“舒肘为寻”,伸直两条胳膊的长度就是“寻”;“一寻为仞,八尺也”,“十尺为丈”,“倍寻为常”,也就是说,“常”是两寻,是一丈六尺。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墨丈,寻常,是倍数关系,都是一丈左右,现在3米左右,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成语典故是说诸侯们为争尺寸之地而不惜牺牲大量的百姓,后形容较短的距离或较小的东西。
朋友们:
现在你知道古代
何为“寻”?
何为“常”?
以及“寻常”的来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