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论文写作环节中的“四关键”,是指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设计、实施、完善以及反思关键,要以创新力促进设计、以执行力践行实施、以批判力助力完善、以发展力推动反思,以此提高论文写作的创新性、规范性与科学性,提高数学教师的写作素养。


(一)设计关键:创新力

设计是理念支撑下对论文的整体构思与框架建构,包括对论文写作的目标、对象、问题、方法、思路、过程、行文等方面的设计,创新力就是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衡量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当前数学教师论文写作普遍存在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现象,没有新创见、新思想、新方法的文章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创新力不够,误解所谓创新一定要有新理论或新工具的提出,致使好多数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绞尽脑汁在题目与观点表述上寻求突破,导致所谓的创新本质上仍是老生常谈。我国数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徐利治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创造力公式”,其表述为:“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而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捕捉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与内心感受,从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等方面进行统整性设计,就可以使论文出现“闪光点”,也就是创新点。如学者张国杰与王光明在《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一书当中,所列举的“教坛鳞爪录”当中的例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教学中的思想火花,将其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相联系,从而探寻文章的创新点。



(二)实施关键:执行力

实施是指采取写作行动而完成论文写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投入时间、精力,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测地进行论文写作,体现在选择问题、阅读文献、构思流程、选用方法、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观点析出、成果表征、修订完善、论文发表等各个写作活动中,执行力就是论文成形的关键。现实中的数学教师经常忙于教学实践,很难集中时间静心来实施写作活动,这对一线教师的时间掌控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务必下决心制订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写作。同时,也要刻意地训练自己的执行力,对具体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选择最值得研究的问题,规划时间展开研究,按计划时间完成论文撰写,并随时监督执行力,增强获得感。如研究学生理解反证法的心理困难,就是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心理困难测试问卷的编制、实测、对结果的整理、分析以及观点析出、结论的形成等写作活动,以强执行力推动高品质的研究成果问世。

(三)完善关键:批判力

完善就是对论文的不断充实与修改,致使其趋于完整与完美的过程。包括对论文结构性调整,文字修正、润色,审阅行文规范、标点符号,以及审校引注与参考文献等。而批判力是论文完善的关键,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克服论文形成中的“好问题的迷茫、好方法的缺乏、逻辑体系的混乱、语言的非学术化、用词的单调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自己所完成的论文进行质疑、剖析、审核,才能使论文更加接地气、有力量。唯有赋能于自己批判力,才能避免少走弯路,在写作过程中坚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学习,在完善的过程中才能处处为读者着想,方能引人看、看了能懂、懂了能从心里被打动,在反复的批判完善中努力做到表述准确、鲜明、生动,从而使论文具有“凤头(抓住读者)、猪肚(丰富有层次)、豹尾(有力量感结尾)”的结构。如张奠宙先生在《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一书中推荐的“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一文就有这样的结构体例。


(四)反思关键:发展力

反思就是认知者对自身思维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探究、自我监控及自我调节。完成一篇论文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师素养,通过研究与写作,检测教师自身科研、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促使对其改变与发展,那么发展力就是论文反思的关键。要以发展的理念、眼光、行动展开对论文各个方面的反思,包括反思论文是否合乎写作规范、是否以读者为中心、是否以清晰为准绳、是否以逻辑为纲要,是否以增长知识和见识为目标,是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智慧等,通过论文写作的反思,助推教师数学教育的理念更加先进、思维方式更加优化、教学与研究行为更加规范,从而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与研究素养。如郭沫若先生曾经透漏自身写作的“秘诀”,实则就一个“改”字,数学教育论文亦是如此。高质量的文章都是建立在作者不断的反思、斟酌、修改,甚至是重写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顽强的毅力、精益求精的态度,将隐藏在大量实践背后的线索上升至理论层次,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数学教育中的论文写作就是将日常的数学教学经验学理化,将遇到的数学教育问题分析化,将数学教学的规则系列演绎化,将思考的过程形式逻辑化,将常见的数学教育问题归类化,以及将迷乱的数学教学生活清晰化的过程。深耕理论上的原理方法,找到实践上的路径方向,汲取反思上的力量价值,以此实现知识与心智的融合创新,促进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